专业号

贵州黎平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简介

八舟河湿地公园以蜿蜒曲折的自然河流、美轮美奂的稻田风光和两岸喀斯特山体为特色湿地景观,与底蕴深厚的湿地文化交相辉映,形成多幅如诗如画的湿地画卷,令人心驰神往,痴迷沉醉。

一、湿地景观资源

本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资源计有景物9处,其中一级5处,二级3处,三级1处,包括河流、农田、古树等,较为突出的有仙人岩、红军桥、下乌鸦河岸古树群、少寨田园风光、鸬鹚架等。

二、湿地文化资源

湿地公园及周边,以八舟河良好的自然生态为依托,其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食品文化、以及红军文化和民间传说等湿地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可利用价值高,是湿地公园的重要财富。

(一)传统农耕文化

黎平县传统的稻田耕作技术已有2000多年历史,黎平作为禾的故乡,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被称为“糯禾之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禾一直是黎平的主粮,禾能适应冷、阴、烂、锈等恶劣环境的稻田,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当地人的生命中的重要地位而被保留,与禾相关的文化也得以传承。本湿地公园内的居民沿袭了祖先的这种崇尚自然、追求人和万物和谐相处的农耕文化,在耕作时依靠人力畜力、施用农家肥,不使用除草剂、慎用农药,长期的精耕细作形成了这种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方式。在绞便村一带的居民还有着“稻田养鱼”这种传统的农耕文化。稻田养鱼为侗族先民所创,是至今仍被侗族广泛使用的一项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与实践,本湿地公园地处被称为“侗乡”的黎平县,当地居民受侗族传统文化影响较大,这种充分利用稻田和水资源的农耕方式也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个必然选择。这种传统的稻田养鱼既符合和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条件、又满足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和文化信仰的需求,是当地传统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侗汉文化互融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民俗文化

湿地公园附近少数民族保留了许多民俗文化传统。侗族每年三月三过虾子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粑、煮甜酒,到河里去捞虾子来煮熟祭祖;立夏节则必须要吃蛋,俗话为“立夏不吃蛋,长得不好看”;开秧门是侗族的一个较大节日,在节日当天,家家户户都要蒸糯米饭和煮新鲜河鱼带到田边上祭祖。每户现在田里插上七至九株秧苗,有的时候要用盐水把秧根浸一浸,以防群鱼拱禾蔸。此外,还有吃新节,家家都要吃米禾包和蒸干鱼,这些是当地居民与湿地的和谐共处的体现。

此外,本湿地公园内及周边村民历来都是远离河流而居,村庄与河流之间均有稻田相隔,防洪的同时也在村庄与河流之间建立了一道天然的水质过滤网。这种古老朴素的保护河流理念也是当地居民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体现。

(三)湿地食品文化

湿地公园内丘陵遍布,溪水潆洄,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各类物产资源丰饶。在丰富的资源面前,勤劳的黎平人民开发出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产品,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湿地食品。

湿地公园所在的黎平县境内少数民族分布广,食俗多异,各具特色,但以腌鱼为主要特色佳肴。侗家腌鱼的历史悠久,制作方法独特,堪称一绝。早在清代,侗族人民就开始在自家田间零星养鱼,由于产量较低,就制作成腌鱼储藏食用,因此侗族人形成了用鲤鱼制作腌鱼的习惯。腌鱼制作的时节多在寒露至霜降这段时间。纯香肉脆、味酸回甜的侗家腌鱼,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贵州省把侗家腌鱼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博得各方宾客的赞扬。

炒糊米茶是侗家妇女的“绝招”:先将蒸熟的糯米饭放进油锅炸成米花,在炒上焦黄豆,直到微微散发出一点糊味,然后将炒好的米盛起来,吃时将糊米倒到沸水中煮开即可,侗家人每日必茶,小孩周岁、生日都煮茶,以茶祭祖。糊米茶清香可口,能明目醒脑,解热清心,止咳驱寒,解除疲劳。此外,依托湿地的特色食品还有蟹酱、虾酱、鱼肠酱,都极具民族与地方特色。

(四)红色文化

黎平古城,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素有“黔东咽喉,军事要塞”之称,为历代商贾云集之地,自宋代以来,“黎平山珍,芳名千里”的佳话经久不衰,是宋代至民国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储存库。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红军长征到贵州第一个县城黎平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在这里召开了“黎平会议”,确立了红军长征北上的军事战略路线。

除了黎平会议旧址外,黎平县内关于红军长征的足迹就数本湿地公园内上少寨的红军桥了。当年红军某部在此驻扎时,发现八舟河(亮江)上的简易木桥已非常破旧,难以通行,遂马上进行整修。几天后,一座高3米,宽1.3米的木桥修建完成,解决了附近上百个村寨村民的出门难题。为纪念红军的义举,村民们把这座木桥命名为“红军桥”。

三、主要景点

1、仙人岩

湿地公园界线上有块“仙人岩”,位于八舟村东岸。明《贵州图经新志》载,“在八舟司南,上有石如人,名仙人岩”,传说远古有几个仙人,爱八舟山水,在一个月白风清之夜,来此悬崖绝顶下棋弹琴,尽情欢乐,竟没有听见报晓的鸡鸣,忽而天已发白,仙人们不能飞升,化作岩石,端坐至今。今此处悬崖,高数十丈,旁有劲松傲立,枝繁叶茂。悬崖顶上并立怪石四尊,每尊均由三截石叠成,上截短而似头,下两截稍长而如身。数里外远眺,俨然象四个石人。其中三人并立,背向西,一人立于右侧。四人中间长出一株怪树,树冠圆阔,却似遮阴凉伞。山下,八舟河盘旋环绕,向东流去。河岸林木葱翠,相映一潭碧水,幽美迷人。有仙人岩诗曰:一山飞峙此江边,四怪峰颠设弈坛。千载身经寒与暑,万年不食火和烟。孤崖直上三百丈,纵想观棋不敢攀。借问一声终局否,仙人笑指水中天。

上述的文化传说蕴含了丰富的湿地生态文化内涵,体现了当地居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农耕文化传统,也展现了他们爱鸟护鸟的古老习俗以及对美丽山水的向往,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传统是湿地公园的重要财富。

八舟河畔仙人岩

2、红军桥

位于八舟河中段上少寨村。1934年12月14日,红军攻占黎平 。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向贵州进军的正确主张,作出了在川黔边区建立根据地的决定,从而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当时红军某部北上经过上少寨,发现过八舟河上的简易木桥已难以通行,村民便找来原木、木板、枋板等材料支持红军搭架木桥,使红军顺利通过。该桥架设解决了附近上百个村寨村民的出行难题。为纪念红军的义举,村民们把这座木桥命名为"红军桥"。现今,该桥长约70米,宽近1米,样貌依旧,已成为游客观光和缅怀革命先辈的好去处。

红军桥

3、鸬鹚架

八舟河下游的下乌鸦寨河畔,距高屯镇东北1.5公里,河岸悬崖峭壁的半崖上有一石洞,洞口横亘木架,《黎平府志》载说:似木非木,长可经丈,横跨于溪岩壁间,欹斜欲堕,数百年如故。洞前河内,鱼肥虾美,野鸬鹚觅食后,常栖于洞口木架上,因名“鸬鹚架”。“鸬鹚架”又称“乌鸦桥”。相传,洞口溪崖壁间,本无木架横跨,鸬鹚、乌鸦均栖于壁间凹处。有天夜里,夜色如漆,刮来一阵大风,吹掉数块石头,落在鸬鹚、乌鸦栖憩处,数只鸬鹚与乌鸦丧命,先后堕下悬崖。次日,天刚微明,鸬鹚与乌鸦沿河寻找,找到下午时分仍未发现同伴死尸,却寻到一根木棒。鸬鹚与乌鸦就齐心协力,用头顶、嘴啄、爪抓、翅 托,将木棒搬到洞口,横架于悬崖壁间,以木架挡风遮雨躲石,此后人们发现数百只鸬鹚和乌鸦常共同栖息于木架上,故称此悬崖峭壁为“鸬鹚架”、“乌鸦桥”。 但后来“乌鸦桥”之名却逐渐被世人忘却。相传清咸丰年间,兵燹骚乱,乌鸦村民曾入洞内躲藏,免遭劫难。

“鸬鹚架”悬崖峭壁下是一个深潭,水深莫测,河水傍石壁流淌,可供游人泛舟、垂钓、游泳。此潭被人们称为鸬鹚潭。相传,鸬鹚欲下河捕鱼,刚到岸边,因身影倒映水中,被一条大鲤鱼发现,鲤鱼转头顺水逃跑,溅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鸬鹚发现后,蛰入河水中,拼命追捕,共追捉了三七二十一天,鲤鱼逃入“鸬鹚架”壁下水潭中,潜入水底躲藏,因水深数十丈,鸬鹚实在无法,一气之下,化作石鸬鹚蹲在壁边守侯,寻机捕捉。每当河水干涸,人们便见到石鸬鹚的身躯,因此,人们便称“鸬鹚架”峭壁下的深潭为“鸬鹚潭”。

鸬鹚架

四、旅游线路

黎平县→公园主入口→游客中心→鸬鹚架→红军桥→湿地文化创作基地→侗乡神韵→水上观赏长廊→红军桥→返回。

按不同的活动项目内容开展不同的旅游线路:

●科普线路游:

公园主入口→湿地宣教中心→水上植物园→湿地作物园→红色文化展示长廊→水上观赏长廊→湿地农业体验区→侗乡神韵

●生境体验游:

公园次入口(乘车)→水上观赏长廊→少寨田园风光→鸬鹚架→湿地作物园

●休闲娱乐游:

公园次入口(乘车)→侗乡神韵→湿地农业体验区→水上观赏长廊→红色文化展示长廊→湿地文化创作基地→鸬鹚架→湿地农业展示区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8001700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